发行纸币:设立益州交子务
前因:王小波、李顺起义;后果:潞州设立交子务。

文/全历史 李曳白

前因

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后,益州民间铜钱流散过多,民间开始出现使用交子的情况。

公元1023年,北宋朝廷设置益州(今成都)交子(纸币)务,主持交子发行工作,官办纸币正式出现。

负责主持益州交子务的官员是知州薛田。作为官办纸币事业的推动者和见证人,薛田很清楚,官办纸币机构的出现来之不易。交子作为民间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要把它彻底实现制度化的官方管理,要排除很多来自民间的阻力。而他自己,只能算这个工作的收尾者。

官办交子的最初努力,得从前任益州知州张咏说起。1003年,初到益州的张勇听到一个消息,说益州的十六户大商人联合发行了一种替代铜钱的新型纸币,叫作交子。交子虽然是用纸做的,但是规格严密,为了防止伪造,商家们还在上面还加盖了独有的图章和画押。

张咏知道商人这么做的原因:益州地区商业发达,仅次于江浙,频繁的商贸往来需要更轻便的便携钱币。更何况益州在李顺起义后铜钱流散,早就有了用纸做钱的现象,不过样式杂乱,规格不一。如今富商们联合起来制造规格统一的交子,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

描绘宋代商业繁荣景象的《清明上河图》

但张咏仔细考虑,事情似乎有点不对。交子能够兑换铜钱,就等于商人能够直接铸造货币,这在过去可是诸侯才有的权力,现在被十几户商人捏在手中,官府绝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张咏就把十六户商人请来府衙,来了个亲切会晤。张咏对他们说,你们发行交子的事做得很好,我也比较认可,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嘛。但就有一点不妥,没有官府承认。

商人们不知道张咏什么意思,等着他往下说。张咏继续说道,事情其实很简单,作为商人,你们经商使用交子,生意会更好。但大家是益州人,挣了钱,多少也要造福乡里。

为首的商人王昌懿是个明白人。他说这个不难,我们肯定支持领导工作。以后官府有用钱的地方,我们都帮忙,至于衙门修河堤、建粮仓、救贫民缺的钱,我们一定随叫随到。

从那以后,商人发行的交子获得了益州官方认可,十六户商人也必须时不时给益州府衙送钱。不过,送来的钱不出张咏所料,根本不是铜钱,而是商人们联合发行的交子。换句话说,没有商人的支持,它们就是一堆废纸。益州货币金融的权力没收回来,仍旧掌握在商人手里。

宋代交子图样

张咏什么都没说,他一点点把商人送来的交子,全都攒了起来。四年后的一天,益州商人王昌懿的家门口,突然来了群官府衙役,他们拿着大批交子扬言,说拿交子来换铜钱了。

王昌懿说我手里没这么多现钱。衙役们说那也没办法,知州张大人说要找你,你敢不还?王昌懿这才明白,原来张咏攒下好几年的交子不用,就是想突然兑换,把自己搞得倾家荡产。

消息在益州传开,人们开始议论,说知府带着兵去查抄王昌懿的交子铺,王家马上就要垮了,咱们的交子都是王昌懿发的,应该赶紧去换。百姓在官府行为的带动下全都找上门来,王昌懿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把交子都兑换成了铜钱。

不过,王昌懿并没有破产。因为使用交子最多的是商人,大家聚在一起商量,说如果我们都去王昌懿家兑换,王昌懿肯定没钱,他要是破产了,我们手里的交子,就真成了一堆废纸。

益州的商人们没有落井下石,他们最终商议,从王昌懿那儿分期兑换现金,让王昌懿等十六家商人喘一口气。张咏想搞垮本地巨商,将交子发行权收归官府的努力,暂时失败了。

最终把事情办成的人是薛田。薛田对商人发行交子的态度和张咏差不多,交子流通是好事,但发行权不能被民间掌握。来到益州以前,薛田就给皇帝上书,说官府应把交子发行权收回来,益州商人发行交子,和汉朝自己铸钱的反叛诸侯刘濞差不多。

落实想法的机会来得很快,朝廷把薛田调到益州任职前,交子兑换上面又出了事儿。有人拿交子去换铜钱,王昌懿等人现钱不多,让人家吃了闭门羹。百姓去官府告状,官府索性王昌懿等交子铺给查封了,薛田到了益州一看,查封王昌懿等没问题,但交子还得继续发。

于是薛田上书朝廷,在益州设置官办交子务,很快获得准许。官办交子背靠朝廷,随着发行量的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到了南宋几乎遍布全国,为宋代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后果

潞州设立交子务:1069年,宋神宗为解决西北财政困难,在潞州设立交子务,发行纸币。

结论:宋代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使用巩固了宋朝的中央权力,促进了宋代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历代纸币发行和管理的基础。

阅读数 3.2万
全知识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