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居与房屋建筑:逃离冰冷的洞穴
无论何时,人们一直都在寻找一种更舒服的居住方式。

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上,居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类追逐食物而居,奔波于大地之上的人类祖先,需要一个能遮风挡雨、取暖御寒的地方,以保证他们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人类居住文明的第一个阶段,“穴居时代”启幕了……

原始穴居

两万五千年前,家是围炉夜话,石壁上画文明,洞穴里避风雪。《易·系辞》里面讲“上古穴居而野处”,正是描绘这样的一个时代。但人类占据洞穴就意味着挤压了其他大型动物的居住空间,免不了和洞狮、洞熊之类的冰河纪巨兽过招,蛇虫之类爬行动物的骚扰也少不了,居住的安全性根本得不到保障。于是,一些人类部落意识到了构建人类住宅的重要性。

当时,出现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如猛犸象的骨头堆砌成屋子。这些住宅的结构通常要用猛犸之类的大型动物骨骼、象牙或者竹、木材料当作柱子,支撑起兽皮之类的材料,铺地则通常是兽皮或火堆里烧出来的灰。乌克兰梅日里奇附近的遗址中就出土了这样的猛犸象骨屋。

猛犸象骨屋

然而,像猛犸象骨屋这样的建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偶然性,不可能大规模推广。于是,其他地区的人们就得想办法造别的建筑,比如距今一万多年前产生的“坑屋”。坑屋顾名思义就是在低于屋外的地面挖一个大坑,在坑沿上架上木结构的架子。在缺乏木料的情况下,坑屋的确能尽量增加室内空间,但随之带来的阴暗潮湿、下雨天无处可居,让原始人类苦不堪言。

半穴居复原图

为了躲避野兽、防潮防虫,巢居的居住方式被人们发明了出来。巢居,指的是底层架空、上层主人的居住形式,大体是指干栏式房屋,是中国古代沿用较广的建筑风格之一

中国古代文献中,就记载有巢居的传说。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该建筑形制是以桩木为基础,构成高于地面的基座,以桩柱绑扎的方式立柱、架梁、盖顶,最终建造成半楼式建筑,它是巢居的继承和发展。

古人认为中国人类的开端时期存在一个巢居即树居时代,或称有巢氏时代。从人类进化的历史看,尽管这是一种猜想,但恐怕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形的。因为人本身是从森林古猿类进化而来的,猿猴擅长攀援树木的本能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最早的人刚从猿界脱离出来,尚保存很多猿类的本能和外貌特征,加上当时的环境是猛兽横行,人要有效地保存自己,就必须想办法避开群兽。而避开群兽的最佳办法之一便是高高在上,在树上架屋而住。在高大树上搭架而居的办法,对于最早的人类来说,是毫无困难的。故巢居的传说,是一种十分精辟的见解。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中,巢居是应该存在过的一种住居习俗。

巢居

考古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部落的居住区。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还可以防震等。中国古代史书中又有干栏、干兰、高栏、阁栏和葛栏等名,可能是由古越语言转译而来的音变。

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避免虫蛇野兽的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可以说“巢居”是我们祖先在适应环境上的又一创造。也正是原始社会的“穴居”在长期历史环境的变迁中,受社会、自然、文化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与影响,才一段段将华夏建筑成一部璀璨的史诗。

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

巢居是人类在适应环境中的一种创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树屋不够结实、易损等缺点逐渐显露出来,人们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居住方式——茅屋、木屋,早期的城市也出现了。

当城市的概念越来越清晰,人们筑造居所的花样也慢慢增多,华丽的宫殿开始诞生,居所的朝向、风水开始受到重视;一百多年前,住宅更趋生活化及功能化,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十里洋场、南京的巷弄、天津的小洋楼,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生活画面;随着建筑材料的进步,房地产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大片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以惊人的速度焕然一新。

东京树巢居集合住宅

而现代的巢居,虽然由于当代居民大多身处于城市或者远离森林,这样传统的建筑方法已难以实现,传统巢居的概念却融进了建筑生活,东京树巢居集合住宅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如今,决定住宅规模、材料、结构等的首要因素都是财力物力,住宅已不仅是刚需,更是财富、地位的象征。

阅读数 3.3万
全知识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