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15 - 头部效应:强者为什么恒强
无论组织还是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应一鼓作气率先成为头部,这是进入良性循环的第一步。

文/全历史 Spencerrr

在历史上,当人们谈论起每个王朝,浮上脑海的往往是开国帝王;各个领域内也是如此,比如说到印刷术,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毕昇,谈起造纸术,人们会想起蔡伦,说到电灯的发明,人们会想起爱迪生,说到历史学著作,则会想到《史记》《资治通鉴》

人们或许会说,他们是第一个或者最重要,谈论的时候当然会首先想到这些。实际上,这种现象的背后,都有头部效应在起作用。

头部效应指个体一旦处于某一领域或系统的头部位置,往往能够持续自己的优势,影响力也会不断扩大,逐渐呈现强者恒强的趋势。也就是说,一旦行业内已经出现头部个体,那么它将在头部扎根生长,最终根深蒂固,使它的头部位置难以被动摇。

头部个体为什么能够实现头部优势的持续放大?换句话说,为什么头部位置具有放大效应?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由斯托克顿(Stockton)至达林顿(Darlington)

首先,头部个体能够率先制定规则,头部就是全行业的标准。

19世纪初,第一条蒸汽火车铁路在英国建成。这条铁路的轨距和传统马车车辙距离相同,即两匹马屁股的长度:1435毫米。这个轨距的设定并没有经过十分严谨科学推算,也不是非它不可。然而,仅仅因为第一条铁路用的就是这个距离,这两匹马屁股的长度后来竟成为了全世界轨距的“标准轨”,现在世界上近60%的铁路轨距都是这个距离。

其次,头部位置的存在使后续竞争者超越头部时面对更高的壁垒。

约翰·洛克菲勒是人类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他成立的标准石油也是美国出现的第一个托拉斯。在建立之初,标准石油便掌握了全国石油产量的90%,是名副其实的头部企业。标准石油的技术与资金实力在同行竞争中具有绝对的优势,中小竞争者根本没可能超越它。

被视为西方世界史上首富的约翰·洛克菲勒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318个工业托拉斯,包括标准石油、杜邦火药公司福特等公司,他们共计吞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这就是头部效应的鲜明体现。

第三,头部个体更易受到媒体和受众的关注,更有利于美誉度的优化和扩散。

编年体是史书的一种体裁,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本编年体史书。但是我们现在一想到编年体史书,就先想到《资治通鉴》,因为它被公认为编年体史书的杰作,也是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这样已经占据头部位置的《资治通鉴》受到更多的印刷传播与推荐阅读,使其他编年体史书受到的关注度都不如《资治通鉴》。

第四,一个系统或组织机构内部存在一个在个别领域内已初步占据头部位置的个体,由于上述诸因,拥有更多的资源、经验用来投入优化升级行为,带动系统或者组织机构超越了原来的头部系统或者机构,使小头部逐渐成为大头部,进而成为强者,逐步又体现出强者恒强的趋势。不过,组织机构的兴衰成败的因素更为复杂,往往都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我们在此存而不论。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头部效应在人类发展史上比比皆是。

头部效应的规律,也启示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自身的优势,然后在这个方向集中用力,使其成为该领域的头部,进而形成自身的良性循环。

历史案例

司马光是怎样炼成的

小脚女人“站起来”

唐僧取经:真玄奘与假西游

爱因斯坦:第一个“穿越”时空的人

“艺术叛徒”刘海粟

《红楼梦》的“身世”是这样确定的

梵高: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

理查一世:英国版“汉武大帝”

大侦探福尔摩斯之父

伊藤博文:用媚外的方式爱国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的多面人生

疫苗之王巴斯德​​​​​​​

阅读数 10W+
全知识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