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严重的流感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不得不结束战争,传染病又一次改变了历史。
文/全历史 张君恪
1918年11月11日,经过多年交战后,德国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战,可以说是由一场流感终结的。这里的流感,指的是1918年大流感(也称西班牙大流感)。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自然事件之一,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次流感不仅造成了全世界范围内数以亿计的人染病,而且流感传播时,同盟国和协约国还在一战的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流感成了笼罩在战场上的幽灵,也改变了一战的走向。
在历史上,被疾病改变的历史比比皆是。
在西方,罗马帝国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当时的瘟疫导致罗马人出生率下降,最终给了日耳曼人可乘之机;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并不是战略上出现失误,而是斑疹伤寒让法军士兵大量死亡。
在中国,血吸虫病导致曹操兵败赤壁;康熙得过天花,让顺治皇帝最终选择康熙做继承人,才有了后世的“千古一帝”。
那么,流感又是如何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呢?
我们先介绍一下这次流感爆发和传染的情况。
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流感病毒最先出现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县,随着该县征召入伍的人进入军营,流感病毒就在附近的一个军营内流传开来了。后来,随着加入一战战场的美军士兵在全世界各地的调动,流感就开始四处扩散,一发不可收拾。
具体来说,这次流感有以下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第一、致死率非常高。
一般流感的致死率只有0.1%,而这次流感全球平均致死率是2.5%到5%,是一般流感的致死率的20多倍到50倍
第二、传播范围特别广。
当时地球上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几乎都有了感染的病例,连人烟稀少的爱斯基摩部落和太平洋的萨摩亚岛都没有幸免。当时的中国,有300多万人死于这场流感,导致当时广东的棺材都成了抢手货。
第三、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别多。
要是和欧洲人说起传染病的影响,肯定就会说到14世纪的黑死病,黑死病在全世界造成约2500万人死亡,以至于教会权威被动摇,欧洲社会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但要说死亡人数,和这次流感比起来,黑死病只是小巫见大巫。
这次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数大约在5000万到1亿,是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传染性疾病。
战争与疾病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疾病有时候甚至会改变战争的进程。
当然,流感的影响不仅仅限于战争的一方,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受到了流感的影响,以至于双方不得不在1918年11月结束战争。那1918年大流感到底是如何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呢?
第一、1918年俄国已经退出战争,德军准备在西线发动一轮攻势,等于说是将大把的赌注压在了西线。
本来德军在进攻初期取得了初步胜利,但流感最终影响了攻势。当时美国的一位军医就在日记里表示,德军遭遇的流感使得攻势受到严重影响。
当时,德军总指挥官鲁登道夫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各参谋长上报流感感染人数,听他们抱怨部队疲软。后来,鲁登道夫说:“这真是件烦人的事。”因为流感,德军丧失了最后扭转败局的机会。
第二、协约国在击退德军的攻势后,也受到了流感的严重影响。
毕竟流感是没有国籍的,不会偏袒哪一方。1918年美军到达欧洲之后,协约国的士气按说是有所振奋的。但是美军在来欧洲的船上就已经被流感折腾得要死了。
例如美国的“海怪号”运兵船,在到达法国时就有2000名军士兵感染流感,超过700人死亡。特别是很多重要指挥官也患上了流感,比如美军总指挥潘兴。后来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当时也没能幸免,老老实实躺在了担架上。
第三、1918年德军由于流感而死亡的士兵越来越多,这就不是能不能继续作战的问题,而是士气还能不能维持的问题了。
德国面临的不仅仅是前线部队的流感爆发,德国国内的民众也面临着流感的威胁,而且情况更严重。这和明末农民战争京城面临的情况颇为类似,由于鼠疫不仅使得前线部队作战失利,而且造成京师防卫力量瓦解,民心思变,兵败如山倒。
在1918年10月的柏林、汉堡、布雷斯劳和纽伦堡等城市,都创下了各自流感病患的最高死亡率记录。加上经济萧条、士兵哗变的影响,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阴影,国内局势的混乱迫使德国不得不与协约国议和、结束战争。
当然,一战在1918年11月结束肯定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过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流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流感对交战双方的都产生了影响,只不过德国本身已经危机重重,流感的爆发更是雪上加霜,德国不得不向协约国求和。
通常很多人认为,一场战争的胜利与失败,决定性因素是民心、军事实力和统帅的个人的素质,但是我们忽略了,疾病等非可控因素对战争的进程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战时期,欧洲的经济、科学和文化已经傲视全球,但是仍旧没有办法面对突发而来的疾病。
而历史的进程,常常是计划和变化结合的结果,一战中德国的战败,除了自身计划的原因,也在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
历代评价